宜宾市酿酒专用玉米种植技术指南 (试行)
一、品种选择
选用适宜本地生态气候、具有良好酿酒特性的专用品种,建议选择当年定制(订单)酒企或行业推荐品种。
二、播种技术
(一)精细整地。播前亩施商品有机肥200~400公斤与氮磷钾含量(20-10-10)的复合肥20~25公斤作底肥。施后采用“翻耕+旋耕(或耙平)”方式整地,耕深达到20厘米以上,去除杂草。注意地块低洼处设置排水沟,防止积水。
(二)播种方式
播种前推荐晒种2~3天,可提高发芽率,促进苗齐苗壮。
1.育苗移栽。
(1)育苗时间:一般为2月下旬至3月底,可根据所在区域实际情况和耕作制度适当调整。
(2)育苗方式:可采用营养球、营养块、营养钵和秸秆营养基等方式育苗。
(3)播种量:根据选用品种百粒重大小,每亩大田备种量1.25~1.5公斤。
(4)移栽事项:苗龄15~20 天或叶龄2叶1心~3叶1心期移栽。分类起苗,同一大田的幼苗大小一致。移栽当天施定根水肥,喷药防虫。
2.直播。
(1)播期:一般为3月中旬至4月中旬,可根据所在区域实际情况和耕作制度适当调整。
(2)播种量:根据选用品种百粒重大小,每亩播种1.5~2.0公斤。
(3)人工播种:窝深10 厘米左右,每窝播2~3粒,播后均匀覆土3~4厘米。
(4)机械播种:选择适宜的播种机,注意土壤湿度、播种量、播种深度、播种质量。
3.种植规格。推荐宽窄行种植模式,宽行130厘米、窄行50厘米,窝距45~50厘米,每窝双株,亩植3000~3300株。
三、田间管理
(一)查苗补苗。及时查苗补苗,保持苗齐、苗壮。
(二)中耕除草。拔节期浅中耕除草培土,大喇叭口期深中耕、覆土成垄。
(三)肥水管理
根据苗情,在玉米拔节期前或拔节期,每亩施用尿素5~8公斤加玉米优化配方肥45~50公斤,施肥时肥料距幼苗10公分左右,避免烧苗,并进行培土盖肥,培土时注意不要挪动肥料、避免挨近幼苗烧苗。玉米生长期间视苗情对长势较弱区域适当进行补肥。
(四)土壤墒情管理。土壤相对含水量保持在70~80%,注意抗旱防涝。
四、病虫草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技术;需要采用化学防治时,科学合理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一)病害防治。玉米病害主要有叶斑病、纹枯病、茎腐病、穗腐病等。主要防治方法为选用抗病品种,采用宽窄行合理密植,保持田间通风透光;播前清除病残体,减少初始侵染源;在玉米生长中后期根据病害发生情况可结合杀虫剂混合枯草芽孢杆菌、井冈霉素、苯醚甲环唑、丙环·醚菌酯等杀菌剂等喷施,视发病情况隔7至 10 天再喷一次。
(二)虫害防治。在玉米不同生长时期,根据虫害发生情况选用合适的方法进行防治。
1.播种时,使用毒死蜱或辛硫磷防治地下害虫(蚂蚁、蝼蛄、小地老虎等)。
2.玉米苗期根据虫害发生情况,选用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等杀虫剂喷雾防治。注意:使用烟嘧磺隆除草剂的地块,避免使用有机磷农药,以免发生药害。
3.玉米生长中后期,紧密关注田间玉米螟虫、草地贪夜蛾等害虫发生情况予以防治,推广使用高秆作物喷雾机和飞防技术,提升中后期防控作业能力。
4.生物防治技术。在玉米螟、棉铃虫、桃蛀螟等害虫产卵初期至卵盛期,每亩放赤眼蜂1.5~2万头,每亩设置3~5个释放点,间隔7天分两次统一释放。
(三)草害防治。采取“封定结合”的杂草防除策略,即采用播后芽前封闭与苗后定向茎叶喷药相结合的方法防除杂草。在播后苗前,用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兑水喷雾封闭除草;玉米7叶左右田间杂草基本出齐,及时喷施玉米专用除草剂茎叶定向除草,要注意选用对临近作物和下茬作物安全性高的除草剂品种。
五、产品收获
全田90%以上果穗苞叶变黄时收获可取得较高产量,抢晴收获,及时脱粒晾晒或低温烘干(温度应不高于43度,禁止使用煤或油作为热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