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 | 四川省人民政府 | 宜宾市人民政府 | 无障碍浏览 | 长者专区 | 智能问答
-->
当前位置: 首页>信息发布>通知公告

宜宾市糯红高粱种植技术指南(试行)

2025-04-11 09:26:00 作者: 来源:

一、品种选择

选用适宜本地生态气候、具有良好酿酒特性的专用品种,建议选择当年定制(订单)酒企或行业推荐的常规糯红高梁品种。

二、播种育苗

播前23天晒种,播种前1天使用具有防虫治病功效的包衣剂拌种。育苗移栽:一般3月上旬即可开始播种,每亩大田备种量为0.250.35公斤;大田直播: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进行播种,亩用种量0.450.6公斤。

主要播种方式有:

(一)漂浮育苗。选择能灌能排区域建造营养池,规格为:内宽1.15米、深0.15米、长度不超过10米,池内铺垫12丝以上薄膜;以体积计,每升施用0.1毫克硫酸铜消毒,速效氮、磷、钾总量0.20.3克配制营养液。每亩选用160孔泡沫盘2025张,装填基质,使用穴盘播种器播种,每孔播精选种子34粒,轻压种子入基质中,薄盖基质至种子不外露,并将播好种的泡沫盘整齐摆放在营养池中,搭拱盖膜(或遮阳网)。出苗后膜内温度超过30℃即可通风,31心后根据气温状况适时揭膜炼苗;需注意采取雨期遮盖或雨后排除盘内积水等措施,防止穴盘积水烂根死苗。

(二)穴盘育苗。每亩选用105孔塑料育秧盘3540张,装填育苗基质,整齐叠放育秧盘并轻压使基质呈“凹”状,使用穴盘播种器播种,每孔播精选种子34粒,薄盖基质至种子不外露。将种苗盘整齐摆放在“凹”形槽中,搭拱盖膜(或遮阳网)。出苗后膜内温度超过30℃即可通风,31心后根据气温状况适时揭膜炼苗。

(三)苗床撒播。按厢面宽1.2米、厢沟宽0.3米进行开厢,长度不超过10米。播种前先对苗床施足清粪水至饱和状态,整平地面后,将种子分厢定量进行均匀撒播,薄盖细土至种子不外露,搭拱盖膜(或遮阳网)。出苗后膜内温度超过30℃即可通风,31心后根据气温状况适时揭膜炼苗,使用腐熟清粪水提苗并进行匀密补缺处理。

(四)大田直播。播前35天应翻耕除草,碎土平地,保持土壤湿润。开好四沟,采用宽窄行、等行距或分厢带状播种为主,候均温稳定通过15℃时即可露地播种,每亩30003500窝,每窝播34粒,播后盖种深度23厘米,浇水保墒。注意防止鸟害和鼠害。

三、大田移栽

(一)大田整理。在移栽前1015天清除前茬作物和地面杂草,以翻耕方式覆压草根草种,施用底肥后整细整平熟化土壤,保持土壤相对含水量7080%,按照播(栽)规格开好背沟、厢沟和边沟,厢沟宽4050厘米、深3040厘米,背沟、边沟宽5060厘米、深4050厘米。

(二)移栽时间。当候均温稳定通过15℃后即可移栽,移栽苗龄不超过30天、叶龄不超过5叶。以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带土带药移栽和当日起苗当日移栽为宜,移栽后及时浇定根水。

(三)移栽规格通常采用宽窄行或等行距,宽行65厘米、窄行35厘米,等行距为50厘米,窝距为40厘米,每窝双株;每亩密度6500株左右。规划实施高粱大豆带状种植的区域按照相关技术要求执行。

四、田间管理

(一)施肥管理。按照“重底早追肥原则,移栽前亩施10002000公斤农家腐熟有机肥作底肥,拔节期亩施氮磷钾含量15-15-15)的复合肥料4550公斤和尿素68公斤。

(二)墒情管理。拔节前应及时中耕除草、培土上厢。当表土发白需浇水补湿并中耕保水,当土壤积有明水时应注意开沟排湿。

(三)查苗补缺。移栽成活返青或直播3后进行查苗补缺,每穴保留2株壮苗。

五、病虫害防控

以绿色防控技术为主,化学农药应急防控为辅。

(一)绿色防控技术

1.生态调控。通过实行土壤翻耕,播前实施晒种、浸种处理,及时清除病株虫源、农田杂草和农田秸秆等降低病虫基数;选用 抗病性、抗虫性强的品种,建立科学的间(套、轮)作耕作制度, 实行带药移栽等控制病虫草害发生。

2.诱杀防控。在生长期内每亩安插2025张黄板诱捕蚜虫和芒蝇等,每亩安放性诱装置1套或每1520亩安装1盏频振式杀虫灯诱杀螟虫。糖醋酒混合液诱集处置地下害虫成虫。

3.生物防控。利用诱集草蛉、瓢虫等天敌昆虫,根据虫害发生发展进度人工释放赤眼蜂、小姬蜂、蚜茧蜂等天敌昆虫,交替使用印楝素、苦参碱、藜芦碱等防控有害昆虫,交替使用蛇床子素、枯草芽孢杆菌等防控炭疽病、纹枯病害。

(二)化学农药科学防控技术

在病虫害爆发性发生和流行时,及时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和对环境友好的化学农药,采取专业化统防统治方式开展防控。全生育期禁止使用国家、省禁限用农药和有机磷、有机氮、无机铜农药防治高粱病虫害。

地下害虫(土蚕、蝼蛄等):可选用高效氯氟氰菊酯、联苯·噻虫嗪颗粒剂等药剂。

蛞蝓:可选用四聚乙醛等药剂。

芒蝇蚜虫:可选用啶虫脒、噻虫嗪等药剂。

螟虫、粘虫、草地贪夜蛾:可选用苏云金杆菌、阿维菌素、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等药剂。

丝黑穗病:在播种基质和种子拌种时,采用戊唑醇悬浮种衣剂或三唑醇干拌剂拌种。

炭疽病:播种前用咪鲜胺、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田间预防可选用戊唑醇、嘧菌酯;发病初期可选用氟菌·肟菌酯、苯醚甲环唑等药剂防治。

病毒病:预防病毒病的关键是防治蚜虫。如果发病,可在初期用宁南霉素、吗胍·乙酸铜、盐酸吗啉胍等药剂,并施用植物免疫诱抗剂提抵抗力。

纹枯病:可选用井冈霉素、井冈·蜡芽菌、苯甲·丙环唑、戊唑醇、氟环唑等药剂防治。

六、收获贮藏

高粱穗下部籽粒灌浆饱满变硬、籽粒进入蜡熟末期抢晴收割,避免产生过熟变色和受雨生霉现象。收获后及时脱粒晾晒或低温烘干(温度不高于50度,禁止使用煤或油作为热源)贮存库应具备避光、清洁、干燥、防虫、防鼠和通风条件,对地面和墙体采取隔离措施。不与其他粮食和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易发霉、有异味、水分含量较高的物品混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