珙县实施农药包装废弃物“安家”行动 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近日,珙县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方面取得显著成效,通过构建“有偿回收—集中转运—专业处理”的全链条管理模式,有效破解了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难题,为绿色农业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经验。
在珙县田间地头,以往随处可见的农药瓶袋如今已难觅踪影。取而代之的是覆盖全县的300个标准化回收点,形成了“村+农药门店+专业合作社”三级回收网络,确保每个农药包装“有家可归”。4月3日,村民王大姐提着一袋用过的农药瓶罐来到回收点,欣喜地说:“以前用完就扔,现在主动送到回收点不仅能保护环境,还能拿到每件0.1元的补贴,大家都养成了好习惯。”。
珙县植物保护与检疫站站长介绍,“全县每年会组织两次集中转运,由专业运输团队闭环运送至资质单位实施无害化处理。2024年全县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量已突破92万件,无害化处置率达100%。”这一成效既源于珙县建立的规范化回收处理机制,也得益于持续深入的环保宣传。珙县近年通过新媒体平台、专题培训、入户宣讲等多种形式普及环保知识,发动村社干部、种植大户等带头示范,引导群众从“被动清”转向“主动收”,形成了全民共建绿色农业的良好氛围。
今年,珙县将持续深化“生态优先”发展战略,计划投入专项经费近20万元,进一步优化回收体系、提升处理能力、强化数字监管,力争实现农药包装废弃物年回收量150万件、回收率超85%、无害化处置率100%的目标,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农业废弃物治理样板,为乡村振兴注入绿色动能。